客户端

有材APP下载

新材料在线APP下载

寻材问料下载

开通会员

精彩推荐

会员享研报折扣价、看项目BP、约投资人、每日在通讯录加更多好友等特权

开通会员 查看会员特权

登录/注册

热门媒体号

热门企业号

香港城市大学开发用于原位细胞再生的3D打印微型机器人

来源:南极熊3D打印|

发表时间:2018-08-20

点击:12268

2018年8月20日,南极熊从外媒获悉,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人员创造了3D打印的微型机器人载体,这些载体可以在生物体内(体内)运输细胞,用于靶向治疗和组织再生。

根据该研究报告,机器人的球形和带刺结构是使用Nanoscribe的Photonic Professional GT激光光刻系统制造的,该系统提供了“足够的灵活性来优化机器人结构”。


△用间充质干细胞(MSC)培养12小时的微机器人的SEM图像。 图片来自Science Robotics /香港城市大学

通过3D打印的微型机器人载体进行细胞再生

再生医学使用来自生物(动物,植物或人)的健康细胞来修复或替换患病细胞或组织。 然而,当将功能细胞运输到生物体内的受损位置时会出现挑战。 该研究指出:

“体内[干细胞]细胞的递送需要一个合适的三维(3D)结构,以创造一种环境,支持细胞粘附,增殖和分化,同时作为载体起作用。”

因此,该研究小组创造了几种具有磁性和多孔性质的3D打印微型机器人载体,以机械支持组织和器官原位再生。 此外,研究人员观察到2D细胞培养人工环境因其快速失去形状而无效。

通过微创设计,微机器人载体有可能进入人体较小和更复杂的区域。 这包括胃肠器官,大脑和脊髓。 考虑到这一点,该研究使用了Nanoscribes的双光子光刻技术,该技术能够通过光子晶体进行高分辨率3D图案化。 微型载体由负性光致抗蚀剂SU-850材料制成。

此外,微型机器人涂有镍和钛溶液,用于磁致动和生物相容性。


△细胞接种前后微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图片来自Science Robotics /香港城市大学。

小鼠和斑马鱼胚胎

为了测试其细胞控制和传递能力,研究小组将一群携带能够产生肿瘤的HeLa蛋白细胞的微型机器人分散到小鼠体内。培养四周后,小鼠在注射的微生物载体的周围位置形成肿瘤。

此外,微型机器人载体被分散到斑马鱼胚胎的蛋黄中,以观察注射精度和克服粘性阻力的能力。

两种测试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被认为是成功进行精确的自动细胞运输。在实验阶段结束时,研究人员发现微型载体的球形3D打印结构“增强了磁驱动能力,使微机器人与宿主组织易于融合,促进细胞从机器人转移到组织。”


△注射了携带HeLa细胞的一群微型机器人的小鼠的体内荧光成像。 在为期四周的时间内,肿瘤发生了肿瘤。 白色箭头表示注射的位置。 图片来自Science Robotics /香港城市大学。

研究人员论文“ Development of a magnetic microrobot for carrying and delivering targeted cells ”由Junyang Li, Xiaojian Li, Tao Luo, Tao Luo, Chichi Liu, Shuxun Chen, Dongfang Li, Jianbo Yue, Shuk-han Cheng, and D. Sun.撰写

“本文由新材料在线®平台入驻媒体号南极熊3D打印提供,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网站及新材料在线®立场,本站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等负责,尤其不对文中产品有关功能性、效果等提供担保。本站提醒读者,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点击咨询

客服

下载APP

公众号

让客服与您联系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让客服为您提供专属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