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有材APP下载

新材料在线APP下载

寻材问料下载

开通会员

精彩推荐

会员享研报折扣价、看项目BP、约投资人、每日在通讯录加更多好友等特权

开通会员 查看会员特权

登录/注册

热门媒体号

热门企业号

闫永杰博士:大尺寸、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产业化及其化工换热应用

来源:粉体圈|

发表时间:2018-08-14

点击:20366

碳化硅陶瓷具有高强度、高导热、耐磨损以及全面的耐酸碱腐蚀性能,是公认的化工防腐领域 “梦想型”换热材料 。相比传统的石墨、氟塑料、贵金属、搪玻璃等换热材料,其换热效率和使用寿命等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一些复合强酸环境下,其超强的抗腐蚀能力更是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精细化工、制药、钢铁、轻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促进相关领域的装备和工艺提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然而,碳化硅陶瓷要应用于换热领域,其大尺寸和复杂形状部件的制备尤为关键。 例如对于 管壳式换热器 来说,把碳化硅原材料制成热交换器中的圆形细管,听上去似乎并不复杂,但圆管每 “长高”、“长薄”一些,其制作难度就成几何级数增加。换热管的壁厚通常要小于2.0mm,长度要大于1500mm,才能表现出良好的换热能力。通常制备该种规格的管材,要采用挤出成型工艺。由于碳化硅原料粉体的特殊性,其挑战在于如何制备塑性高分散的泥料体系,同时如何在保障素胚强度的基础上,提高挤出管材素胚的显微结构均匀性和执行性,并尽可能降低素胚的缺陷。同样,在高温烧结中,长管、薄壁碳化硅管材的高密度和无变形烧结也至关重要。


"

碳化硅热交换管


对于板式和块孔换热器来说,换热板的最小槽宽通常要小于 2.0mm,特别是其复杂换热通道的精细加工至关重要,要求板材素胚具有非常可靠的强度,在精细加工中不产生较大应力,保障高温烧结的应力变形。块孔中,垂直和侧面孔的最小间距通常也小于2.0mm,孔深通常要大于300mm,对于该类部件的精密加工来说,也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

碳化硅热交换板 及 碳化硅热交换块孔


报告人闫永杰博士简介


"

闫永杰 博士


闫永杰,河南漯河人,博士,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中科易成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2003-08年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硕博连读,毕业后留所在高性能碳化物陶瓷材料课题组工作至今。目前主要从事高性能碳化物陶瓷材料在热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青年基金项目,所地合作等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作为科研骨干参与组内包括 863、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创新方向性项目等在内的多项重大科研项目。


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第一作者共发表学术论文 8篇,累计他人引用64次,单篇最高他引43次。第二作者和会议论文共计6篇。第一作者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1件,参与国防JG专利4件。


主要研究方向:


1、超高温陶瓷的粉体处理、凝胶注模成型和常压烧结


2、碳化硅陶瓷热交换器核心部件的关键制造技术


3、高精度、长寿命碳化硅陶瓷模具关键制造技术


作者:闫永杰

“本文由新材料在线®平台入驻媒体号粉体圈提供,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网站及新材料在线®立场,本站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等负责,尤其不对文中产品有关功能性、效果等提供担保。本站提醒读者,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点击咨询

客服

下载APP

公众号

让客服与您联系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让客服为您提供专属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