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理化技术研究所|
发表时间:2018-08-14
点击:996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博士吴雨辰、中科院院士江雷课题组与天津大学教授付红兵,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张翔团队合作,制备出高质量的二维钙钛矿单晶纳米线阵列,首次发现二维钙钛矿纳米线的边缘态光电导效应,并实现了目前世界上最高灵敏度的钙钛矿光电探测器。
研究人员通过不对称浸润界面,控制二维钙钛矿的晶体生长。通过电子衍射、同步辐射掠入射 X 射线散射发现,制备得到的纳米线取向单一,导电的少层钙钛矿和丁胺基离子层层组装,形成超晶格结构。通过测量不同高度纳米线的荧光和光电导发现,钙钛矿层的边缘能够有效地分裂激子,产生并传导自由载流子,从而实现了优异的光电导。基于此纳米线制备的光电探测器,实现了 10 4 A/W 以上的响应度和 7×10 15 Jones 以上的探测度,是目前世界上最灵敏的钙钛矿光电探测器,比传统的硅光电二极管性能高出 2-3 个数量级。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自然-电子学》上, 并被 作为 highlight 报道。相关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
"
二维钙钛矿单晶纳米线阵列边缘态光电导机理
[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准确性等负责,尤其不对文中产品有关功能性、效果等提供担保。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提醒读者,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