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有材APP下载

新材料在线APP下载

寻材问料下载

开通会员

精彩推荐

会员享研报折扣价、看项目BP、约投资人、每日在通讯录加更多好友等特权

开通会员 查看会员特权

登录/注册

热门媒体号

热门企业号

首批“氢-氨”转换新技术的氢燃料电池车成功路测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发表时间:2018-08-09

点击:11896

文章来源:cnBeta


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研究组织(CSIRO)开发出了一套基于金属薄膜的“氢-氨”转换新技术,有望解决氢燃料电池技术低储能密度,易燃和难以运输的缺陷。目前首批应用CSIRO“氢-氨”转换新技术改造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丰田Mirai和现代Nexo成功进行了路测,丰田和现代都对该技术给予了厚望,并且向技术团队投资。



新系统借助金属薄膜来分离氢和氧。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氢气会让普通天然气不锈钢管道脆化(且需要高压),所以氢能行业需要一套全新的管道基础设施。此外,氢是一种低能量密度的介质,因此也需要非常特殊的存储系统来厉行节约。


实现氢储能,这通常意味着需要在350~700bar(5000~10000psi)的高压下存储氢气,液态氢的温度为零下252.8℃(-423℉),此时它会‘吸收’金属为氢化物等杂质,引起材料脆化。


将氢-氮结合为氨(NH3),上述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而CSIRO的这套系统,则能够以化学的形式,将氢能以氨气的形式进行存储,以便于其经历更长途的运输,并在到达目的地时轻松转换为可驱动燃料电池汽车的高纯度氢气。


氨气可以在室温下存储,并且已经广泛运输多年。既然澳大利亚有意成为氢能源的主力出口国,借助催化剂的方式将氢能轻松转换出来,无疑是一个绝妙的解决方案。


最后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恢复出纯度足够高的氢气了。


CSIRO的方案是借助“膜反应器”技术,将之纳入一个模块化的装置,并且能够在交付时(比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进行安装和使用。


“本文由新材料在线®平台入驻媒体号北极星电力网提供,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网站及新材料在线®立场,本站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等负责,尤其不对文中产品有关功能性、效果等提供担保。本站提醒读者,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点击咨询

客服

下载APP

公众号

让客服与您联系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让客服为您提供专属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