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发表时间:2018-08-07
点击:9955
记者从合肥工业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化工学院陆杨教授研究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创新性地采用“解组装—仿生组装”的两步策略,以廉价天然云母粉为原料,成功实现高质量云母纳米片的大量制备,并组装成高性能透明柔性仿贝壳结构云母复合膜。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云母是一种常见的层状结构铝硅酸盐天然矿物,具有特殊的可见光透过和紫外屏蔽性能,并有高电气绝缘性、耐酸碱与高温稳定性等优点,是未来柔性透明电子器件等领域的理想材料。但由其制备的天然云母粉的粒径大且纵横比低,剥离成高质量的云母纳米片极为困难,难以通过仿生组装制备高性能的宏观尺度膜。
科研人员通过液相剥离制备的单层或少层超薄云母纳米片在溶液中可以稳定分散超过1个月。同时,利用喷涂技术,成功将超薄云母纳米片与壳聚糖混合溶液组装成微纳尺度上具有“砖—泥”层状结构的仿贝壳结构云母复合膜,并进行了组分和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云母含量达到60%时,这一新型复合膜显示出优异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可见光透过率(38%—65%),以及独特的紫外屏蔽性(62%—100%),其整体性能优于天然片云母和其他种类的粘土仿贝壳薄膜。经受144小时紫外(313nm)照射后,拉伸性能几乎不变,因此具有优异的抗紫外老化性能。
由于这一成果易于工业化放大,而且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以及透明的紫外屏蔽涂层的研发中可以普遍推广,在柔性透明电子器件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同时也为廉价低品位的天然碎云母的精加工和升级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
[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准确性等负责,尤其不对文中产品有关功能性、效果等提供担保。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提醒读者,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