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发表时间:2018-07-30
点击:9025
氢燃料电池因为“高效率、零污染”的优点,越来越多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但能让氢燃料电池提供电能的关键材料——催化剂,我国一直依赖高成本的进口。日前,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攻克了氢燃料电池催化剂的产业化难题,而价格仅为同类进口产品的一半。
正在行驶的这辆公交车,就是我国第一台采用全国产材料燃料电池驱动的公交车,它在湖北咸宁成功试运行。与传统汽车相比,它的能量转化效率高达50%至80%,是内燃机的2至3倍。氢燃料电池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应用正在提速,因为它和纯电动汽车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氢燃料电池的核心材料——催化剂,此前长期依赖进口导致高成本,制约了我国氢能产业的自主发展。2015年,清华大学通过校企合作联合研发氢燃料电池技术。历时两年多,终于攻克了燃料电池催化剂量产技术,以及膜电极、双极板等关键部件的技术升级和批量制备,实现了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零部件的国产化,其成本比进口同类产品降低了50%至80%,部分零部件的性能指标已经超过进口产品。
目前,催化剂系列化产品已应用在中科院、高校和多家燃料电池公司的燃料电池电堆中。已建成燃料电池催化剂量产线,产能达到1200g/天规模, 可满足60台燃料电池客车使用,并具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条件,预计今年我国燃料电池电堆的生产能力将达40万千瓦。
[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准确性等负责,尤其不对文中产品有关功能性、效果等提供担保。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提醒读者,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