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有材APP下载

新材料在线APP下载

寻材问料下载

开通会员

精彩推荐

会员享研报折扣价、看项目BP、约投资人、每日在通讯录加更多好友等特权

开通会员 查看会员特权

登录/注册

热门媒体号

热门企业号

大连化物所锂离子微型电池研究取得新进展

来源: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表时间:2018-07-18

点击:10084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与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具有多方向传质、优异柔性和高温稳定性的平面集成化全固态锂离子微型电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能源》( Nano Energy )上。


随着柔性可穿戴化、微型化、集成化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开发高性能、轻量化、穿戴式及结构功能一体化柔性电源及其技术。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社会上应用最广泛、最为流行的一种电源,但存在着体积大、形状固定、柔性差、电解液泄漏和可燃等安全问题,因此难以满足柔性化、小型化电子器件的需求。


最近,该研究团队率先开发出一种全固态平面集成化的锂离子微型电池。该锂离子微型电池以纳米钛酸锂纳米球为负极,磷酸铁锂微米球为正极,高导电石墨烯为非金属集流体,离子凝胶为电解液,具有平面十指交叉构型且无需使用传统隔膜和金属集流体。获得的锂离子微型电池具有多方向传质的优势,表现出高体积能量密度125.5mWh/cm 3 ,优异的倍率性能;超长的循环稳定性,3300次循环后容量基本没有衰减;以及良好的机械柔性,在反复弯曲或扭曲下其电极结构无损坏以及电化学性能无明显变化。同时,该微型储能器件能在100°C的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且具有长循环稳定性(1000次循环)。此外,该锂离子电池无需金属连接体便能实现模块化自集成,实现输出电压和容量的有效调控。因此,该锂离子微型电池在柔性化、微型化电子器件的应用中具有很大潜力。


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大连化物所锂离子微型电池研究取得新进展

[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准确性等负责,尤其不对文中产品有关功能性、效果等提供担保。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提醒读者,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点击咨询

客服

下载APP

公众号

让客服与您联系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让客服为您提供专属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