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材料科技在线|
发表时间:2018-07-09
点击:10585
	 
 
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了一种能在室温下工作的高灵敏、多功能的氢传感器。据了解,该传感器是由三氧化钨的薄层材料制成的。
	
在不久的将来,氢能很有可能会取代化石燃料,成为人们最重要的能源载体。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而且还可以无限再生。目前虽然存在着各种类型的氢传感器,但是大多数的传感器都是需要在高温下才能正常工作。针对这一情况,代尔夫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为此开发出了一种可在室温下,便可正常工作的新型传感器。
	
新型传感器由三氧化钨制成。通过原子掺杂来改变传感器的电子特性是我们常用的手段,而三氧化钨的晶体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空隙,因此,该材料极容易进行元素掺杂。
	
“三氧化钨本身是一种绝缘材料,”该论文第一作者Giordano Mattoni说,“但是,当你掺杂进其他原子时,由于额外电荷的引入,该材料会逐渐具备金属的导电特性。我们想尝试用氢气来掺杂三氧化钨薄膜,看看它是否可以起到传感器的作用。”
	
事实证明是可以的。研究人员首先采用脉冲激光沉积的方法制造出了三氧化钨薄膜,然后再逐层的将其沉积到基板上,“使用这种方法,我们成功制造出了厚度仅为9纳米的三氧化钨薄片,”Mattoni说。
	
然后,研究人员将液态金属铂滴在三氧化钨的薄片上。众所周知,铂是一种高效催化剂,可以将氢分子快速分解成两个氢原子。研究人员观察到,这些原子可以进入到三氧化钨的晶格结构中,逐渐地将其从绝缘体转变为导体。“这也就意味着,通过测量材料的电阻值,我们便可以确定出环境中存在的氢气含量,”Mattoni解释说。
	
这种新型氢传感器与大多数其他传感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室温下便可正常使用。“它要比市面上的一些产品灵敏得多,而且可以在几分钟内重复使用,”Mattoni补充道,“此外,通过提高或降低传感器的温度,其灵敏度范围也可以针对不同应用作出相应的调整。”
	
研究人员认为,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兼容性,未来此产品有望获得大规模地生产。Mattoni和代尔夫特大学已经为这种新型传感技术申请了专利。
	
文章来源于phys.org,原文题目:A hydrogen sensor that works at room temperature,由材料科技在线汇总整理。
	
“本文由新材料在线®平台入驻媒体号材料科技在线提供,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网站及新材料在线®立场,本站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等负责,尤其不对文中产品有关功能性、效果等提供担保。本站提醒读者,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