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有材APP下载

新材料在线APP下载

寻材问料下载

开通会员

精彩推荐

会员享研报折扣价、看项目BP、约投资人、每日在通讯录加更多好友等特权

开通会员 查看会员特权

登录/注册

热门媒体号

热门企业号

影响锂离子电池寿命的新的罪魁祸首之一:单态氧

来源:材料科技在线|

发表时间:2018-07-01

点击:18728

图片显示:单态氧的发展变化以及使用光子发射光谱的检测结果。图片来源: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锂离子电池有望为我们未来发展的道路带来一场革命,但电动汽车的电池将需要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以及重量/体积内拥有高功率密度。在当前最先进的锂离子电池中,石墨阳极与包含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的阴极配对,以允许锂离子在电池充电和放电时可逆地脱/插层。但是,其中一种常用的过渡金属是钴(Co),其价格十分昂贵。然而降低Co含量和增加镍(Ni)含量具有令人遗憾的副作用,即低电位下的氧的演变,这对电池的寿命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现在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光子发射光谱技术证实:该单态氧(单态氧(Singlet oxygen,1O2),也称作单线态氧,是分子氧的顺磁性状态的一种通称,它不如分子氧的正常状态——三重基态(Triplet oxygen)稳定。单线态氧属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是普通氧(3O2)的激发态。总自旋为零,无顺磁性。单线态氧虽不是自由基,但因解除了自旋限制所以反应活性远比普通氧高。1O2在许多自由基反应中可以形成)是产生化学反应级联的和不可逆转电解质氧化的反应物种之一。Wandt等人将这一科研成果发表在了“Materials Today”杂志上。


“单态氧会经历双分子辐射衰变,如果以足够高的浓度产生,就会发出光子。”Anna T. S. Freiberg解释道。“在对已知释放氧的不同活性材料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我们使用光电倍增管装置测量了这种光子发射。”


当单态氧被释放时,它与电解质发生反应,用于消耗液体电解质,并因此使电池变干。除了活性材料表面上的贫氧层的电阻之外,气体形成还导致电池更高的内部压力并增加电池电阻。最后,电池分解的产物可以化学地侵蚀活性材料,导致阳极处的过渡金属溶解和阴极处活性锂的损失。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在高电位/荷电状态下的析氧历史已经有十多年了。”Freiberg指出。“但科学家们观察到随着这种氧气的释放,电解质会发生分解,则是过去两年内的一个新的发现。”


Freiberg及其同事的最新观察结果是过渡金属阴极材料在充电过程中有单态氧释放的第一个明确证据,并解释了伴随的电解质分解情况。


Freiberg说:“有了这种在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充电过程中单态氧释放的明确证据,我们对这些材料内在老化机制的深入理解正在进行中。”


研究结果表明:氧气释放的触发点是电荷状态,而不是潜在电位。稳定锂离子电池的晶格结构和测试潜在电解质对单态氧的敏感性,现在应该是改善锂离子电池寿命周期的有效途径。有了这种新的认识,我们可以探索和优化富Ni的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阴极材料,将其用于电池应用中,以取代目前高Co含量的选择,因为Co材料对于大规模商业化来说太昂贵。


原文来自:materialstoday,原文题目:Oxygen to blame for Li-ion battery breakdown,由材料科技在线团队翻译整理。

“本文由新材料在线®平台入驻媒体号材料科技在线提供,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网站及新材料在线®立场,本站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等负责,尤其不对文中产品有关功能性、效果等提供担保。本站提醒读者,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点击咨询

客服

下载APP

公众号

让客服与您联系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让客服为您提供专属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