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电解质等离子体金属材料抛光工艺及设备
产品照片:
企业简介:
公司注册于2014年11月,启赋资本以天使项目注入人民币300万元。公司致力于先进的等离子体金属表面抛光技术,其产业化应用具有环保、安全、效率高、自动化加工、适用性广的优点,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未来抛光技术的发展方向。公司建立了多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应用平台,依托具有世界一流的研发、试制和生产条件,集中精力技术创新,攻克工艺难题,推动先进抛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管理团队与股权结构:
团队来自原云南航天电控研究室,曾多次攻克国家军工和多种等离子应用项目。汪一楠(男,62岁,哈工大金属材料系本科,执行董事),代持32%;吕世雄(男,58岁,哈工大教授、博导,负责哈工大等离子项目),代持12%;李乃涛(男,36岁,总经理,并负责市场规划),代持24%;王辉(男,38岁,清华电机工程系,负责浙江裕龙加工中心)公司股东;杨继泉(男,48岁,北航飞机制造系本科,任总工程师)公司股东;启赋资本持股20%。公司业务、商业模式与竞争力:
将电解液等离子体应用于金属材料抛光,成套设备和抛光剂是支撑产业发展的要素。通过专利授权,以“技术+市场”为合作方式,撬动联盟体较大的投入推动产业化发展;其商业模式包括控股加工中心、产业联盟、横向合作和专项合作,以此构建竞争优势,并长期盈利。项目以抛光介质组分、等离子设备、溶液再处理为该工艺技术路线要素,形成抛光剂、等离子电源及控制等核心技术,现已在钢、锌、铝、银、铜等合金材料的抛光方面取得突破。
财务现状与预测:
公司的净资产:1,840,041.81元;现有货币资金:819,143.32元;营业利润:-250,575.94元。公司现在主要通过合作平台提供研发条件和经费,由于产业化应用尚未实施,因此项目尚未产生盈利。公司构建的产业化基础在两年时间内,以“技术+资金”控股方式完成国内十个、国外一个加工中心布局,合作完成三条生产线(抛光剂、电源、主机)建设,达到初期年产值一个亿的规模。为此公司计划启动A轮融资1000万配合公司完成规划内容。经营风险与对策:
经营风险:①等离子工艺属世界前沿技术,在替代传统工艺过程中受到技术完备性的制约,往往是细节决定成败;②在产业化能力不具备时急于进入市场,会给竞争对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以低成本借助我方技术提高自身能力。
申请理由:
公司规划推动电解质等离子表面处理技术产业化应用,该项目具有很大的社会、环保和经济价值,参加“最具投资价值奖”评选活动,可以扩大影响,有利于人们对该项应用具有的意义进一步了解;同时通过评选活动,可以帮助理清项目的优势和存在的差距,有利于推动融资进程并降低经营风险。